近年来,节点编辑蓝图连线,或者叫流程编排,趋势十分明显,有扎堆涌现之势。典型罗列如下(按面世时间先后排序):

图片1)硬件领域(仪器测试):LabView

图片2)3D领域(动画编辑):UE蓝图

图片3)iot领域(边缘计算):NodeRed

图片4)大屏领域(可视化交互):DataV

图片5)后端领域(工作流):如简道云

图片6)AI领域(agent):comfyui

图片7)前端领域(界面开发):uiotos

还有一些小的个人作品示例,C#、Qt等开发的流程节点编辑,就不逐一列出。总体分析如下:

共同点

连线的方式直观搭建流程,实现逻辑编排!对于业务开发,进步意义明显:

「程序硬编码」 → 脚本代码 → 「流程编排

差异化

LabViewNodeRedUIOTOS为代表,展开说明:

核心原理

  • LabView代码仿写

    本质是仿照代码编程,“翻译”成图形化的思路。

    比如for循环,中间变量,从labView中都能看到代码语言的影子。因此,功能十分强大、灵活,能称之为一门图形编程语言。

  • NodeRed函数传递

    本质是将函数的输入输出,封装成节点黑盒

    比如function函数,能实现任何逻辑,连线输入,连线输出,就是函数的输入和输出


  • UIOTOS属性赋值

    本质是将组件的属性值,给到其他组件的属性。

    比如输入框的内容,在输入完成时,将值给到另一个文本框显示。两个组件的属性连起来。


设计理念

  • LabView:连线类似硬件电路,比代码编辑更直观。

  • NodeRed:将独立功能,做成图形,业务串起来就好。

  • UIOTOS:交互界面中的事件和数据,走向由连线指定。

对比总结

众多流程编排产品中:

  • 走LabView路线的很少,几乎仅一家,主要是应用领域较窄;

  • UIOTOS路线的也少,新领域,面向交互界面而非后端逻辑。

    DataV类似,做了高度封装,学习成本更低,搭建交互大屏上手更简单,搭建应用系统定制,就会有些受限。

    UIOTOS更底层,开放了基础组件的所有属性,任意能连线,颗粒度细,属于前端无代码编程的范畴,更加灵活。

  • 走NodeRed路线的,几乎是所有其他流程编辑的思路。

流程编排的本质,将原本代码调用,改成配置,执行时加载配置,还原成代码调用。配置方式,则由连线编辑来保存和读取

缺陷与对策

不论是后端,还是前端,流程编排都会到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,那就是复杂化。如下所示,当逻辑复杂后,连线直观的优势可能会变成劣势

图片

前端交互界面的逻辑复杂度,通常远高于后端的流程规则。UIOTOS首创的页面嵌套和属性继承技术,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效果如下:

图片

技术创新,实现了流程连线从二维平面,到多层立体。好比PCB板,从单层板到多层!

这能为流程编排,打开新世界 —— 面向对象的无代码编程!


点赞(0) 打赏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返回
顶部